最新消息


【鼎榮財稅/證管週報】2025/03/15-2025/03/21

2025.3.21 財稅週報


✦預收貨款 須繳納營業稅
✦營業人車輛過戶 要開發票
✦不動產仲介佣金 當心漏報
✦店員誤把100元發票打成一萬元 國稅局曝一招能解還免罰
✦進口產品 可預審貨物稅
✦國稅局 AI 出擊 獵漏營業稅
✦列報名模條款 限三類費用
✦烏龍稅單15年內可退稅 多繳稅不只退錢還有這補償
✦500萬遺產稅太高繳不出?她1動作「稅金直接減半」專家再獻策三招
✦贈與免稅額當心踩雷!他忽略1細節 慘被課19萬稅金


✦預收貨款 須繳納營業稅
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表示,營業人銷售貨物時,若在交貨前已向買受人收取部分貨款,須依規定以預收金額開立統一發票、繳納營業稅,以免挨罰。根據《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》規定,營業人須依規定時限開立銷售憑證,一般是在貨物交付時,但如果在交貨前已收到部分貨款,則應提前開立統一發票並報繳營業稅…(經濟日報)
https://tinyurl.com/55ftexze

✦營業人車輛過戶 要開發票
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,營業人名下車輛若過戶,不論是買賣交易或無償移轉,皆應依法開立統一發票,若未開立發票,可能面臨罰款與補稅風險。國稅局指出,營業人常因疏忽未開發票而被罰款,有三種情況特別需要注意,首先,自用小客車過戶仍須開發票。營業人若購買乘人小汽車供自用,據營業稅法規定,進項稅額不可扣抵銷項稅額,即便無法抵扣,當車輛過戶時,仍須依法開立統一發票…(經濟日報)
https://tinyurl.com/3c7hnemz

✦不動產仲介佣金 當心漏報
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提醒,個人從事不動產買賣仲介並收取佣金或酬勞,該收入屬於《所得稅法》規定的「執行業務所得」,應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總額,依法辦理綜合所得稅申報,若未依規定申報,可能面臨補稅與罰鍰…(經濟日報)
https://tinyurl.com/bdu398v

✦店員誤把100元發票打成一萬元 國稅局曝一招能解還免罰
近期有營業人緊急向國稅局求助,表示由於新進店員不熟悉收銀機操作,將一張原本應該開立100元的發票誤登為10,000元,發現錯誤時,顧客已經離開,不知道該如何補救。針對此情況,南區國稅局指出,只要準備好四項資料並主動報備,且每年不超過三次,即可避免處罰…(經濟日報)
https://tinyurl.com/2yua96fv

✦進口產品 可預審貨物稅
隨市場上新型產品不斷推出,單靠產品名稱或外觀往往難以判斷是否應課徵貨物稅,為避免爭議,財政部關務署副署長蘇淑貞建議,進口廠商若對進口貨物是否屬應稅範圍有疑問,可事先向海關申請「預先審核」,確保進口流程順利…(經濟日報)
https://tinyurl.com/2sudt5a7

✦國稅局 AI 出擊 獵漏營業稅
各區國稅局陸續展開營業稅查核,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表示,財政部已經導入人工智慧(AI)以大數據分析技術,建構「AI智能選案模型」,今年也擴大蒐集交易資訊,各種營業人逃漏稅樣態都將無所遁形…(經濟日報)
https://tinyurl.com/3v2eurej

✦列報名模條款 限三類費用
民眾申報所得稅時,薪資所得可採「定額減除」或「特定費用減除」(俗稱名模條款)二擇一,財政部提醒,只有服裝費、進修訓練費、職業工具支出等三大類費用可適用,且列報額度各自為薪資收入3%,合計9%,民眾應留意規定及上限…(經濟日報)
https://tinyurl.com/3hfdusv4

✦網紅平台收入 別開錯發票
網紅經濟當道,不少企業開始透過YouTube等平台推廣業務,若因此取得收入,公司記得留意發票開立方式。國稅局指出,交易對象若為企業,即B2B交易,應開立三聯式發票;若交易對象為自然人(B2C),則開立二聯式發票…(經濟日報)
https://tinyurl.com/5ajapazu

✦500萬遺產稅太高繳不出?她1動作「稅金直接減半」專家再獻策三招
資產傳承成為近年必修的財富課,當中遺產稅更是不可避免的一環。退休理財顧問廖嘉紅(R姐)近日在臉書粉絲團發文提到一個案例,她表示,一名王先生早年拚事業、王太太全心照顧家庭和小孩,家中財務由先生作主,兩人婚後名下財產差異甚大。然而,王先生去世後,留下了扣除免稅額和扣除額,財產淨額為5,000萬元,遺產稅10%,需繳500萬的遺產稅,由於王太太的婚後財產僅有100萬元,因此王太太與子女商量後決定行使「夫妻差額分配請求權」來節省遺產稅,將500萬元降為255萬元,成功大幅降低遺產稅負擔…(工商時報)
https://tinyurl.com/4rtsxh8p

✦贈與免稅額當心踩雷!他忽略1細節 慘被課19萬稅金
每年贈與稅免稅額是244萬元,但要注意相關規定,國稅局提醒,個人贈與,應以「贈與契約書立約日」認定為贈與日,及贈與所屬年度,並非「向國稅局申報的日期」,舉例甲君因忽略這細節,得補繳贈與稅19萬元…(工商時報)
https://tinyurl.com/9525f7s4

歡迎轉分享~
如有任何問題,歡迎與本所林協理
(04-22360939 #10)聯絡!!